1.工程知识: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并能够将其用于解决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1能运用数学、物理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语言工具,表述能源动力领域有关复杂工程问题;
1.2能够借助程序设计、制图、电路、软件等相关工程知识分析、描述各类工程问题原理并建模求解;
1.3能够借助专业基础课程等相关专业知识分析、描述各类工程问题原理;
1.4能够采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相关工作原理的表达、建模与求解。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能源动力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及相关科学原理,具有识别并恰当表述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2能基于专业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分析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3能够判断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相关复杂动力工程问题的主要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会通过查找、分析相关文献,寻求解决方案的能力;
2.4能运用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分析能源动力领域相关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理解其对主要技术功能的约束和限制,并能借助文献研究,获得问题解决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测试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具备解读分析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动力工程问题的设计指标的能力,明确能源动力领域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安全、成本、时间、文化、环保与持续发展等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因素;
3.2能够针对特定的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动力工程问题,具备设计开发多种解决方案的能力,并具有采用多种形式呈现设计方案结果的能力;
3.3针对特定的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动力工程问题,能够对比分析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考虑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佳方案,并在方案中可以考虑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能源动力工程领域的产品开发、技术测试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基于专业基础理论以查阅相关文献,针对能源动力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4.2根据能源动力领域复杂问题的特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虚拟仿真或实验验证等研究路线,设计对应的实验方案;
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选用对应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并能正确地采集、记录、处理相关实验数据;
4.4能对实验及模拟结果进行数据综合处理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了解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开发平台、模拟软件和仿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具备使用上述现代工具的能力;
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专业相关的先进开发平台、仿真工具、测试平台以及模拟软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3能够针对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需要,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能够对仿真结果进行合理性评价。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能源动力领域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能源动力专业领域发展现状,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标准、管理体系、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6.2具备利用相关标准、管理体系、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提出符合行业规范、满足国家技术标准解决方案,采用设计说明书、仿真模拟等适当方式表达设计方案的能力。具备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等影响,并有相应的分析评价;并能够评价毕业设计工程实践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能力,能够承担相关社会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了解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关的政策和法津、法规,具备学习相关环境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思考、理解能源动力领域相关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能源动力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有正确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
8.2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8.3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正确认识多学科团队对复杂动力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的意义和作用,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
9.2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能够在团队中独立完成分工工作;
9.3具有合作完成团队任务的能力。
10.沟通:能够就能源动力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具备撰写格式规范、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观点明确的各类技术和非技术文档的能力;
10.2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0.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具有工程管理、经济决策方法的知识;
11.2具有进行工程实施的规划、预测的能力;
11.3具备工程技术经济评价、投资效益分析、风险分析的能力。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2.2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