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与建筑学院王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驻校工作已十天有余,这句话一直不断在耳边回响。
4月17号晚上,电力与建筑学院21名驻校教师与学生代表在一起简短地拍了几张合影,集合时老师们相互寒暄与久违的短暂笑容是近十天以来大家相对比较放松的时刻。院长语重心长的几句话拨动了大家的心弦,思绪仿佛回到了最初。
4月7号上午10点,我还是照常来到了综合楼阶梯13教室,与往常一样打开讲义,与往常一样在黑板上提前写好标题,与往常不同的是:戴着口罩讲课的我和在座的同学可能都预感到了这是近期最后一节线下课了(其实此时隔壁大部分教室都已变成线上授课,我是为数不多不在管控区可以外出的绿码老师之一)。快下课时,我叮嘱了班长线上课的流程并与同学们演练了一下,然后匆匆回到了家里。
吃午饭时就收到了第二天起全部改为线上授课的通知,我正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而暗自庆幸,手机铃声响起,是薛院长的电话,“目前学院许多老师身处管控区”,“能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师资严重不足”……其实有那么十几秒的时间我的脑子是空白的,我知道目前疫情的严峻形势,我知道坞城校区和东山校区都已处于风暴之眼,我知道大东关校区有八千多学生,也处于严峻的疫情之中,……但我不知道一旦进驻学校之后会面临怎样的考验,我不知道同样要给学生讲网课的妻子和几乎同时要上网课的儿子会面对怎样紧张的生活……。
“那我把家里安顿一下吧”,“明天上午去可以么?”
“没那么多时间了,下午六点前大东关校区要全封闭管理,不进不出!”
……
片刻沉默,我无暇再思考了,也来不及想那么多,简短跟妻子说了两句,匆忙收拾了一点生活用品,也没跟正在写作业的儿子多说什么,“砰”的一声,关上了大门。我想,儿子可能认为这是我无数次像往常一样去上班的“砰”吧。
最初的三天是比较平常的,学院给配备了折叠床,我睡在办公室,白天在备课与线上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时光中度过。我曾一度认为这将会是我驻校生活的常态,后来回忆起来,就好似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
4月11日凌晨4:30分,在睡梦中的我被手机铃声惊醒,“马上来书记办公室集合!”我从未听到过院长如此急切的声音,感到“大仗”即将到来。等我进屋后,屋内早就坐满了各位驻校老师。书记先宣布了大东关校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知:全部学生宿舍封闭管理……,接着院长做出了工作部署,7位辅导员老师需要在凌晨5点以前各自进驻学生宿舍楼,其它人员结对先帮助驻楼老师搬行李,然后回办公室全天24小时待命,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出工学楼。
我和高老师几乎是跑着来到他位于保卫处二楼的住处,快速收拾好行李之后,我们来到了明德三男生公寓门口。此时,后勤工作人员也都行色匆匆,各自奔忙起来。“你先回去吧,看看下一步还有什么安排,我这里不用操心了”高老师镇定自若,我不由得佩服起他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
返回会议室后,再次开会,院长把剩余的驻校老师分成了后勤保障组、物资配送组、数据统计组、宣传记录组,若出现忙不过来的情况任务可能会灵活安排。
上午的首要任务是给几个研究生同学打包电脑等学习用品,毕业在即,几个需要盲审的研究生着急修改论文。我帮助程老师、吕老师、韩老师三位细心的女老师收拾物品。大部分学生只要求拿笔记本电脑与手机充电器,但程老师不辞辛苦把药品、纸巾、书本能装的都装上了。“像个慈祥的老妈妈!”,心直口快的吕老师打趣道,大家相视一笑。
下午开始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大家各自领命,我的任务是给每个宿舍楼门口的核酸检测点配送消毒液和一次性手套。“去的时候穿好防护服!”院长叮嘱道。
自2020年疫情以来,人们都亲切的把身披白色防护服的医务工作者称为“大白”,没想到我也有机会成为了一个不太专业的“大白”,暂且叫“小白”吧。我来到校医务所,拿好了10栋楼的消毒物资后,开启了“快递”模式。防护服、护目镜和手套都是不透气的,步行几分钟之后感觉到身处“蒸笼”之中,这让我想到医务工作者往往要穿5、6个小时以上,心中泛起了无限的敬意。
封楼第一天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晚上我们又给着急修改论文的研究生送去了电脑等物品。封楼期到来后,食堂的工作人员更是辛苦,要赶制八千多人的三餐并送到宿舍楼,这个工作量想想就觉得惊人。虽然吃饭时间推迟了一些,但学生的朋友圈发布最多的动态都是“感谢!”。
封楼第二天与第三天,又是常规任务——送物资。焦老师、吕老师、赵老师、王老师等人纷纷化身“大白”。穿好防护服后你可能很难认出每个人的样子,但是他们坚定的身影在我心中却又无比的清晰。
与此同时,驻楼的辅导员老师正在做着一项艰巨的工作——将宿舍楼内全部学生信息摸排清楚并整理成表格,用于比对核酸检测信息。这些反馈回来的数据表格由闫老师统筹,并由其它几位老师共同配合筛选和汇总,有些老师白天送物资,晚上整理信息表,大家不分昼夜,通常在凌晨还在工作。
4月13号晚,又一个“黑天鹅”事件出现。清徐一物流园曝出韵达快递从业人员大面积核酸检测阳性的新闻。于是当晚,刘书记组织各教师和学生党支部开始摸排4月6号以后曾收到过韵达快递的人员名单,这一晚,大家体会到了疫情流调人员工作的艰辛,彻夜无眠。
4月14号,封楼第四天,几天奔忙下来,大家都尽显疲态,但又有一项艰巨的任务摆在眼前——整理出一间临时“方舱”,用于隔离接收过快递的学生。
李老师、吕老师、韩老师早饭午饭都没顾上吃,先对位于土木楼三层的一间会议室开始了整理,随后,其它老师悉数赶到,大家齐心协力将会议室瞬间换了模样。
下午好消息不断到来,第一个是:“由于连续三天全员核酸检测阴性,学生可以出宿舍楼了。”第二个是:“从明天(周五)起恢复线上教学。”
老师们顾不上身体的疲惫,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抗疫成功了一半”,……
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
4月15号,全员核酸检测的同时还要保障线上教学的开展。老师们纷纷来到各自岗位率领学生志愿者组织同学们开始核酸检测。
接下来的几天,老师们都是在线上教学与核酸检测点值守之间切换。大家备课的时候都格外认真,因为通过这几天疫情的考验,都感到能在课堂与学生重聚是一种“幸福”,不论这种相聚来自于教室,还是网络。
在看到核酸检测医务人员的“大白”上写着晋城和姓名,大家才得知她们来自于晋城各医院,对口支援杏花岭区,敬仰之情又增添了一分。值此危机关头,才深刻体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无疆。2020年1月的武汉是这样,2022年3月的上海和长春是这样,现在的太原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校园只是这片神州大地上千千万万个缩影之一,我们共同在完成一个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办到的壮举。祖国一直把我们保护的太好了,能为国家献出一份力量的时候有谁会推辞呢?
“今天晚上拍集体合影”,
“是不是我们的任务完成要回家了?”
“哈哈哈哈”
……
不管抗疫任务有没有完成,相信在大家心中,这都只是一个开始。
就像血染湘江的中央红军主力,
就像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战士,
就像爬雪山过草地的无数先烈,
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还在继续。
……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