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从校园的理论课堂踏入工作岗位,转眼间已七个春秋。入行七年,在实践与理论的碰撞中不断成长,从手足无措的新人成长为一名技术负责人,“学中干、干中学”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践是认知深化的熔炉】
初遇管网爆裂的实战考验,书本理论在水汽的弥漫中瞬间失效。老师傅们“听声辨位”的抢修技艺,让我明白暖通工程是门“手上沾油、脚底带泥”的实践学科。在一次次的抢修作业和设备诊断中,我认识到供热系统如同活体生命,唯有长期贴身观察,方能掌握其运行脉搏。
【理论是实践飞跃的阶梯】
当实践经验积累到瓶颈期,重拾大学专业知识课本会带来质的飞跃。伯努利方程破解了困扰已久的水力失调难题,传热学计算导入太阳能供热改造,理论模型与现场调试的反复校准,最终实现节能率提升23%的技术突破。理论如同X光机,让我透视出供热系统深层的能量密码。
【知行合一是构筑能力的金字塔】
在供热系统节能改造项目中,我通过团队协作充分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方案设计,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大大提高了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为公司节省了大量运行成本。
七年历练,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蜕变,在“学中干、干中学”的螺旋中,我找到了工程师的成长密钥。未来征程,我将继续以实践为基,以理论为翼,在供热事业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