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阵地的重要作用,我院精心打造“赋能成长,蓄电前行”社区育人品牌之“与你同行”辅导员微沙龙青春成长系列活动。
9月20日下午,在弘毅·学生社区毓秀书吧开启第九期“与你同行”辅导员微沙龙青春成长系列之“想见,相见——读书,抵达更宽广的世界”分享会,今天邀请到的分享人是崔欣老师。
今天的话题主要围绕崔老师读书感悟展开,同学们纷纷请崔老师分享一下她的阅读心得,为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崔老师就此展开了她的分享,与大家从“追寻经典,品味细节,把握特点,知人论世,深入体验”五个方面探讨读书体会,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追寻经典
经典:把人类文化优秀的、结晶的东西传承下来的,经过时间淘洗得以流传的最有价值的作家和作品。
崔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很多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骆驼祥子》等。
品味细节
细节:是文学的艺术性展现的基础,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主题思想,是作家艺术匠心的体现。
如鲁迅《祝福》里的祥林嫂,中国封建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善良、顽强,两次嫁人,后沦为乞丐,在迎春祝福中死去。这就是品味细节的独特作用。
把握特点
特点和个性是对象的本质和独特性所在。为了让同学们理解的更加透彻,崔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诗人王维的写作特点。
王维山水田园诗具有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诗歌宁静优美而神韵飘渺。就比如这篇《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就写出了山水田园的独特意境。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的为人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了解作者的为人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对此,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深入体验
崔老师还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把读书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调动起来,来感受这些文本独特的内涵。
分享会结语
本次读书分享会同学们学到很多,领略到读书的魅力,习得了新的思考角度,也更加坚定了阅读之路。下一步,我院将持续深化育人工作,依托弘毅·学生社区持续推出更多同学们喜爱的活动,发挥其人才培养功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成长帮扶。
微信二维码